中国文明网·张家港

中国文明网联盟主站

联盟网站

邮箱 | 搜索

>
首页 > 德耀港城
王云:“爱心事业”温暖大山贫困学子
发表时间:2020-08-24 来源:张家港日报  字体:[][][] [打印] [关闭]

  推荐人:贾琳 经开区(杨舍镇)芦庄社区副主任

  推荐语:靠奋力拼搏在“第二故乡”站稳脚跟后,王云开始了自己的“爱心事业”,积极参与爱心公益活动,为大山里的孩子送去了爱的希望。

  努力打拼扎根“第二故乡”

  今年51岁的王云出生在安徽农村,因为家庭条件差,王云将有限的读书机会让给了弟妹,自己则背井离乡,开始打工生涯。虽然辛勤的工作只能勉强满足温饱,但年轻时的王云怀揣着对生活的热爱,她有一个梦想,始终深藏在心底。

  20岁不到,王云就来到苏州一家饭店做服务员,微薄的收入不仅要寄给弟妹上学,还要供自己在夜校学习。“知识能改变命运。”王云深知读书的重要性,哪怕吃得差一点,住得简陋些,她也从不吝啬在教育方面的支出。

  2010年,王云辗转来到我市开始从事建材生意。租下一间小小的门面,请不起工人的王云一边谈客户,一边当起送货工人。“我做建材生意,赚的是血汗钱。”王云告诉记者,靠着一辆电瓶三轮车,她常常风里来雨里去,为了省点搬运费用,她总是自己将沉甸甸的建材搬到客户家中,经常累得直不起腰来。

  生活虽然苦,但王云尝到了不断拼搏的甜。靠着诚信经营的理念,王云慢慢积累了一些客户,生意也越做越有规模,还在塘市买了属于自己的房子。随着女儿的长大,扎根“第二故乡”的王云有了归属感和安定感,而深藏于心底的那个梦想,也渐渐萌芽,令她迫切地想要付诸于行动。

  为大山贫困学子扩建校舍

  “我年轻时就想要穿上军装,报效祖国,现在虽然没有机会了,但我想凭一己之力回报社会,做点好事。”王云想到自己常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知识改变命运”,她决定给山里的孩子们捐资助学,同时也弥补自己未能上学的遗憾。

  2019年4月,王云和老乡严家宝组织了几个爱心人士来到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这里的孩子们每天步行4、5个小时的山路来到环境简陋的学校。因为教室不够,狭小的空间内挤满了上课的孩子,这样的场面让王云看得十分揪心。回到张家港,王云始终牵挂着这些孩子,她决定用自己的力量为孩子们扩建学校,改善他们的学习环境。

  除了自己捐款1万元,王云组织了众筹,通过亲戚朋友捐款和在网上发动,全国五湖四海千余名爱心人士纷纷解囊,王云在短时间内筹得爱心款60余万元。有了这笔善款的支持,通过与当地爱心组织“凉山公益”对接,2019年7月,昭觉县色底乡乃拖村爱慕小学开始扩建,并于同年10月27日正式启用。

  蓝天白云下,爱慕小学旧貌换新颜:宽敞的校舍,齐整的操场,崭新的桌椅板凳,齐全的学习用品……通过学校校长王小斌发来的视频,王云看到孩子们的笑脸,听到他们的琅琅读书声,喜悦的心情涌上心头。

  做好事从不计较付出多少

  爱慕小学共有160多名学生,新学校建成后,王云一直关心着这些孩子。从校长的口中得知不少孩子感冒发烧没有足够的药品,王云立即邮寄了充足的药品,这个习惯她保持至今。如今,王云定期给孩子们寄去药品、学习用品和食品,就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她也没有中断过。

  2019年12月,王云在北京出差,得知凉山下雪了,寒冷的天气里孩子们没有御寒的棉衣,她立即购买了160多件棉衣,用最快的速度寄往学校。收到棉衣后,校长王小斌给王云发来视频,孩子们在视频里齐声呼喊:“感谢王阿姨。”王云流泪了,“大山里的生活条件很艰苦,我自己省一点,给支教老师补贴一点生活费,他们太不容易了。”多年来,王云养成了节衣缩食的习惯,她省吃俭用,没买过一件化妆品和名牌服装,但对待远方的孩子们和支教老师,王云从不吝啬。

  最近这段时间,王云和众多爱心人士正在筹备在凉山扩建第二所希望小学,“一个人的能力虽然很渺小,但众人拾柴火焰高,有了全国各地爱心人士的共同支持,我们将尽最大努力让更多大山里的孩子有更好的学习生活环境。”王云告诉记者,大家一起创建的公益微信群群名叫做“一起做点好事”,“不计较付出,多做点好事,这就是我的人生方向。”(张纯)

责任编辑:苏悦
张家港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