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张家港

中国文明网联盟主站

联盟网站

邮箱 | 搜索

>
首页 > 沙洲评论
保护历史文物 张扬城市精神
发表时间:2020-09-14 来源:张家港文明网  字体:[][][] [打印] [关闭]

  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如何处理新与旧、拆与留、改与建的关系,是一个重要课题。不破坏地形地貌、不拆除历史遗存、不砍老树……不久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印发通知,要求在城市更新改造中切实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坚决制止破坏行为。(9月11日 人民日报) 

  过去几十年时间里,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城市的面貌日新月异,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桥梁道路也越来越宽阔,各种现代化的城市设施让人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便利。然而与之相伴相生的,则是人们的日常生活空间被不断压缩,城市的景观也越来越单调乏味、缺乏特征。许多满载历史与传统的古老建筑消失在大拆大建的机械轰鸣中,对城市历史文化价值和特色风貌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这种 “千城一面”的状况,不让是城市外在形象简单重复,消磨生活的意趣,更让城市精神的贫瘠匮乏,有日渐消亡的危险。 

  所谓城市精神,是根据城市历史传承、区域文化特色和时代要求总结凝练的价值观念。听上去无形无质、虚无缥缈,实际上它就蕴含在城市的历史故事、文化传统中,潜藏在城市居民的精神特质、审美情趣和生活样式里。如果说城市的居民定义了这座城市的气质与性格,那么城市的古建筑、老街巷等历史文化遗产则沉淀了城市的文脉与精神。“一个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文化底蕴毁掉了,城市建得再新再好,也是缺乏生命力的。” 

  因此,在推进城市更新的实践中,理应与时俱进、创新探索,以精细化治理的理念处理好城市发展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关系。既要改善人居环境,又要保护历史文化底蕴,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在北京,以“首善之地”、古代中国最高学府国子监及孔庙这两所文物建筑为核心,凭借700年太学底蕴,联合北京大学百年学术传统,打造出了一系列国学文化品牌。秉承文化与城市融合共生的理念,通过对历史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成功地唤醒了市民的文化意识,让曾经的文物遗存“活”了过来,焕发出时代的光芒。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是城市发展的根与魂。守护城市文脉,必须敬畏历史、尊崇文化,凝聚城市发展进步所必需的文化认同,让市民产生向心力和归属感。要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城市的整体发展战略,按照应划尽划、应保尽保原则,强化监管、狠抓落实、及时问责、及时整改,确保具有保护价值的城市片区和建筑得到有效保护。延续城市的文化记忆,张扬城市的精神传承,让人们记住乡愁,这才是宜居的美好家园。(程序) 

责任编辑:苏悦
张家港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