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张家港

中国文明网联盟主站

联盟网站

邮箱 | 搜索

>
首页 > 文明创建
封庄村:创新“非遗+”发展模式 促传统文化薪火传
发表时间:2023-10-11 来源:张家港日报  字体:[][][] [打印] [关闭]

  手指一挑一压之间,萦绕着阵阵竹香,展现着传统工艺的魅力。近日,在后塍街道封庄村开设的非遗课堂,非遗手艺人徐建良正带领孩子们学做竹编。

  “同学们,将竹篾以挑和压的方式构成经纬交织固定,再采用挑一压一的技法进行编织。”徐建良一边耐心仔细地讲解,一边进行着手中的演示。“徐老师,我的作品完成了!”“我的也好了!”孩子们兴奋的呼喊声点燃了课堂的欢乐氛围,通过不断尝试和努力,一双双小手制作出一件件小巧精美的竹编作品,沉浸其中的孩子们感受着竹编的魅力。

  青少年肩负着祖国文化自信的未来。为了使竹编、手工弹棉絮等非遗文化在传承中得到更好的发展,今年,封庄村党总支积极探索“非遗+”发展模式,打造非遗传承阵地,培育非遗传承队伍,将非遗课堂搬进乡村,大大增强了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探索热情。

  近日,位于封庄村的手工弹棉技艺展示馆里传来阵阵清朗的弓弦响声……非遗传承人蒋晓栋正带领孩子们近距离观摩手工弹棉絮技艺。

  为了让孩子们感受传统文化之美,封庄村将非遗课堂设置在蒋晓栋的工坊,开展“童”探手工弹棉絮活动。手工棉被要经过敲弹、牵纱、打磨和缝制4道工序,其中敲弹尤为重要,每条手工棉被大概需要敲弹7000多下。“制作一条手工棉被实在是太不容易了。”观摩完手工弹棉絮技艺,孩子们纷纷感叹,并学着手工艺人们的样子仔细撕拉着棉花,用棉花进行DIY创作,在激发创造力的同时,也感受着一条条柔软细丝背后蕴藏的匠人精神。

  围绕中秋节,封庄村党总支还将非遗课堂与传统节日相结合,组织青少年制作竹编挂件、竹编小船,将节日祝福寄托于悠悠竹香。非遗文化离不开传承,需要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依托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封庄村党总支将不断创新“非遗+”发展模式,让非遗“动”起来,文化“活”起来,更好地展现传统文化魅力和时代风采,也让更多青少年了解非遗,爱上非遗,传承非遗。(融媒记者 张 纯 实习生 丁家慧

责任编辑:苏悦
张家港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