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张家港

中国文明网联盟主站

联盟网站

邮箱 | 搜索

>
首页 > 文明创建
建设村:全民发力 绘就生态宜居新画卷
发表时间:2023-10-11 来源:张家港日报  字体:[][][] [打印] [关闭]

  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近年来,冶金园(锦丰镇)建设村充分激发当地群众参与环境整治的内生动力,将村民自治渗透到人居环境整治的全过程,全村拧成一股绳、铆足一股劲,全力绘就生态宜居新画卷。

  一个评比带动全民发力,以破促立破局整治“痛点”

  乡村要振兴,环境是底色。实施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之初,建设村聚焦村民家前屋后环境整治痛点、堵点问题,在全村范围开展“人居环境示范户”评比。“家前屋后哪些地方要突出清理一下的?”“评分标准主要有哪些?”每个季度考核小组到村埭现场评分时,村民们都会走上前询问一番,生怕自家被扣分,脸上“挂不住”。

  建设村在实施“人居环境示范户”评比中,秉持“全村一盘棋、标准一条线”的原则,实施党员家庭率先垂范、普通家庭自行申报验收、考核小组现场打分、督查小组跟踪检查的模式,明确“家前屋后无乱堆乱放”为基础验收标准,明确任务、厘清职责,确保“整有目标、治有靶向、干有方向”。

  在考评激励机制下,建设村辖区范围内家家户户环境整洁,美丽庭院随处可见,河清、路净、景美,处处皆是风景。在历经多轮的评比考核后,全村1100余户村民每季度评比通过率超90%。

  一条廊道联动先锋助力,以点带面绘就生态“桃花源”

  走进建设村锦西片,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南北向的亲水长廊和田园廊道,沿线设有法治口袋公园、家风家训长廊、健身广场、欢乐田园等多处景观串点成线。粉墙黛瓦、小桥流水、豆棚瓜架,处处弥漫着江南水乡宁静婉约的浓浓韵味,成了当地一处别具特色的美丽乡村风貌带。

  廊道打造之初,也曾遇到重重阻力。部分群众不愿拆除河岸边的水栈,有些群众则不愿将自留地统一规划种植,改造工程一度陷入困境。关键时候,建设村的海棠先锋“股长们”站了出来,他们走家串户一家一家谈、一户一户劝,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根据村民们的顾虑,建设村村委还制定了“一户一策”方案,最终经过逐一做工作、谈方案,廊道改造工程得以顺利实施。

  如今美丽廊道日渐成型,周边环境不断美化,从“村埭美”迈向全域美,形成了“绿不断线、景不断链、移步换景、埭埭见景”的乡村游园景观,周边百姓的满意度、幸福感显著提升。“一眼望去风景如画,感觉十分惬意,村民们都很开心。”村民芦志芬欣喜地说道。

  数字乡村凝聚最大合力,“线上+线下”构筑服务“连心桥”

  拿起手机打开建设村“智治建设”小程序,村民也可以“大有作为”。建设村打造的“智治建设”小程序,以数字平台为纽带将村民自治和村委导治联接起来,通过村委导治“小齿轮”带动村民自治“大齿轮”。

  “智治建设”小程序涵盖头条发布、随手拍拍、志愿服务、环境治理等9大板块,其中“随手拍拍”板块,村民可聚焦村域内各类环境问题、民生需求进行留言,后台分门别类后将委派条线人员及时予以处理反馈,成功搭建“点单+接单+派单+评单”的问题反馈闭环处理平台。

  小程序上线以来,建设村1000余位村民参与注册,目前共收集各类问题115条,并已全部得到有效解决。数字乡村的建设激发了村民参与基层治理的热情,切实提升基层治理的精准度,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缩减到服务群众“零距离”。“通过数字化手段切实将服务触角延伸到群众家门口,开启了‘云上共治’新模式。”建设村党委书记黄桂华表示。

  人居环境的提升重在日积月累、常态长效,下一步,建设村将以建成“有乡村生活品质、有生态环境优势、有江南文化特色、有浓浓情怀乡愁、有文明清新风尚”的“五有”宜居村庄为目标,持续绘就美丽乡村生态宜居新画卷。(融媒记者 陆 健

责任编辑:苏悦
张家港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