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张家港

中国文明网联盟主站

联盟网站

邮箱 | 搜索

>
首页 > 文化惠民
春风吹遍,又闻书香
发表时间:2020-04-10 来源:张家港日报  字体:[][][] [打印] [关闭]
“悦”读时光

入场前登记个人信息

 

居民挑选书籍

废弃口罩回收专用垃圾箱

  人间四月,春风吹遍,各地疫情防控形势逐渐好转,我市文化场馆有序恢复开放。

  农家书屋、基层图书馆随之恢复开放,阵阵书香,也随春风而至。

  在保税区(金港镇),农家书屋建设逐步走向纵深:从区镇下属的每个村、社区都有农家书屋,到农家书屋提档升级,实现“形象”与“气质”的双突破。全民阅读,也随之落到实处,在各个村、社区实现。

  而在保税区(金港镇)的各个村、社区中,南沙社区恰可以作为一个范例,窥豹一斑。

  农家书屋的“华丽转身”

  3月30日,香山脚下的张家港图书馆(南沙分馆)恢复开放。

  这天早上7点45分,距离开馆还有15分钟,门口已经排起了队。十几个居民,戴着口罩,互相间隔着一段距离,等待图书馆开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这一南沙居民家门口的书香空间已经闭馆近2个月了。

  15分钟后,居民们有序入场,量体温,出示“苏城码”,再登记个人信息,一切有条不紊。这方阅读天地仍然是居民们熟悉的模样:各类书籍分门别类,整齐地摆放在几排书架上;几张藤制桌椅,布在窗边,为整个空间增添了几分古韵。

  据了解,这处90平方米的阅读天地,藏书11000余册,有报刊80种,包含图书借阅、报刊阅览、电子阅览、少儿天地、文化资源播放、综合服务六大功能区。它由南沙社区原有的农家书屋转变而来。张家港图书馆(南沙分馆)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道:“农家书屋作为最基层的文化资源,是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重要阵地。”

  阅读资源的有效整合,为南沙居民提供了更丰富的“精神食粮”。家住香山小区的丁莲今年54岁,是张家港图书馆(南沙分馆)的“忠实粉丝”。“退休后,我几乎每周都会过来看书。”丁莲告诉记者,这方阅读天地“点亮”了她的退休生活。她喜欢在下午时分、做完家务后,到这里看两小时书,“这里的书种类很齐全,我喜欢看一些烹饪类和育儿类的书,有时候也看看小说打发时间”。

  书籍,给了许多像丁莲一样的南沙居民慰藉。而这方阅读天地,也成了南沙居民身边的“精神家园”。

  挖掘阅读空间的更大“潜能”

  整体功能大于局部。从农家书屋转型开始,这方南沙居民共有的阅读空间被挖掘出更大的“潜能”。它不仅是“精神家园”,而且还是“分享空间”和“文化阵地”。

  保税区(金港镇)每年都会以张家港图书馆(南沙分馆)为依托,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南沙社区也有“童阅读书香会”“新时代文明实践‘悦’读”等阅读项目在这里开展。

  27岁的刘晓滢是南沙社区“香里乡亲”生活馆的驻点社工,她告诉记者:“通常情况下,我们每个月会在这里举办2次阅读活动,邀请南沙幼儿园的老师或是保税区(金港镇)的讲师团配合做讲解。除此之外,寒假还会有阅读冬令营,暑假则有阅读夏令营。”

  “这里书多,环境又好,之后还会装投影仪,用来举办阅读活动再合适不过了。”刘晓滢补充道。令刘晓滢印象比较深刻的一场阅读活动是,去年重阳节,社区邀请到保税区(金港镇)的退休教师,为孩子们解析重阳节的诗歌,既寓教于乐,又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当初的农家书屋,早已变了新模样。小小的阅读空间,被充分利用。张家港图书馆(南沙分馆)位置特殊,挨着南沙中学和南沙小学,孩子们一放学,这个阅读空间就变身“4点半学校”,其功能类似于晚托班,为那些不能及时接孩子的家长提供便利。

  在对阅读空间“潜能”的挖掘过程中,张家港图书馆(南沙分馆)得到了南沙社区居民的交口称赞。很显然,取得这样的成果并非一日之功,是南沙社区,乃至整个保税区(金港镇)在推进“书香区镇”建设过程中所做出的点滴努力,汇聚成这股书香的清风。

  除了南沙社区,在保税区(金港镇)的其他村、社区,如塍丰社区、中兴社区、元丰社区、长兴小区、镇山小区、长江村等,农家书屋加快升级提档,多家24小时图书驿站应运而生……

  这些24小时图书驿站,区镇以委托管理的形式委托给村、社区,并且通过读者自助、志愿者协助管理的形式来进行运转操作。依托于志愿者团队的强大力量,还能有效实现文化资源的整合。

  最是书香能致远。据了解,保税区(金港镇)还将继续推进农家书屋的转型升级,而在这一过程中,群众的阅读环境得到了改善,变得更便捷、舒适。除此之外,社区文化活动也有了新的平台和阵地。从长远来看,这种转型有助于提升老百姓的文化素养和文化自信,是张家港“书香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曾经的农家书屋,正以新的姿态、新的面貌,成为供养“全民阅读”的肥沃土壤。(王敏悦  文/摄)

 

责任编辑:苏 悦
张家港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主办